
各位,敏感期,我文章不对会议的数据做解读,想听的到我闭门直播中吧。
大家应该也都看了,今年的主基调还是QE宽松。
CPI通胀率要达到3%,是目标,也是压力,但如果完成了,那就是通胀了。
至少,今年会比去年要好,招数也会更多,毕竟是要在去年的基数上做增量。
今天,想说说近期的市场表现。
因为大家伙是不是都在想,今年小阳春到底会不会来?
先说我的态度,这个小阳春,不在价,而在量。
不吹不黑,看数据表现:
北京:2月26日—3月3日,北京新房住宅网签612套,环比增长28.5%。
上海:2月26日—3月3日,上海新房成交748套,环比增长98.41%。
深圳:2月份最后12天的成交量为1380套,而整个2月份成交量才1785套,如果按照2月底的成交势头,3月一定会突破3000套,冲向4000套。
南京:2月26日-3月3日新房认购569套,环比上涨64.5%,全市二手房成交1602套,环比上涨32.4%。
再说香港撤辣之后,全港新盘市场成交暴增。
5天时间里已成交587宗。其中3月2日至3月3日成交约452宗,是2月24日至2月25日的18倍。
成交端来看,确实出现了局部回暖的信号。
但现在的问题是:能不能持续,持续多久的问题。
我认为关键还得靠政策来推一把。
所以现在市场嗷嗷待哺,在等今年的数据,更在等会议之后具体的措施落地。
我认为要给小阳春添把火柴,否则火不旺,会熄的。
那再看看供应端:土地市场,终于杀回来了
2月27日,杭州进行了龙年首拍,挂牌的7宗涉宅地,供应体量不大,但是地段位置都很不错。
2月22日,北京海淀区和大兴区两宗地块的竞拍,总起拍价67.5亿元,最终,两宗地总揽金77.625亿元。
2月29日,合肥首场土拍最高溢价率达54%,直接刷新了合肥房价天花板。
土拍开始出现复苏,这个信号就值得关注了。
春江水暖土先知,如果房企都不拿地,只能说明市场更冷。
房企拿地,至少透露2个信号:
1、房企现金流压力有缓过来的趋势。
2、开发商要补仓,好地块依然吃香。
现在从结果来看,出让的地块都是核心的地块,参与的房企也多是现金流稳健的房企。
虽然今年的核心目标是去库存,但依然需要土拍带来动市场信心的回归。
我的预判是:
1、核心区要出让优质地块,用土拍火热传递给市场信心。
2、郊区以控地,减少供应为主,毕竟堆积的库存都在郊区。
这就很好倒推可能出现的政策了,广州和深圳新拍的地块都没有限价,这说明让商品房回归市场的速度在加快,而上海的五大新城在悄悄松绑限购。
北京的通州取消双限,似乎都是信号,现在外围板块取消限购的消息很多。
为什么取消,原因摆在台面上。
如果本地刚需不买,就让其他城市的有钱人进来买。
总之,有价值的城市,何愁没有购买力呢,以前是限购压抑住需求而已。
这就值得各位警示了,一旦一线城市放开,很多城市的中产及富人购买力外逃,城市的价值是不是能夯实?
同样,三四线城市的一批人买不起一线城市,会退居二线城市去买。
最后会是一批虹吸人口和资金的比拼。
所以我提醒大家,现在是难得一次的资产腾挪和财富置换机会。
房产表面上市不动产,但实际上承载着家庭的财富,你是愿意把家庭财富放在什么能级的城市,代表买进哪座城市的绩优股。
国家一定会发展的,而必然是小部分城市能跟着国家发展的步伐去走,建议大家关注信号,更要关注信号后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,如果大家看不明白,可以扫码加我微信,我在闭门直播中会给大家做详细的分析。
包括这次会议数据,以及接下来可能会做的方向,更重要的是,这可能关系着大家口袋里的钱,以及家庭资产到底如何做好配置的问题。
你所在的城市是不是有价值,能不能接的住这批改革,都在闭门直播中和大家聊个明白。
这次的闭门直播名额有限,先到先得,加微信后,记得回复:闭门直播,先拿到门票。
市场是有好转信号的,只是情绪还在拉扯。
这个可以理解,也不可能看了几次会议和数据,大家就突然愿意买房了。
但,如果搭配政策落地的动作呢,那真的会炸出一批需求。
你看看香港撤辣后的市场表现,大概就懂了,香港用脱光的诚意去刺激,你说有没有用。
只是北上广深还有顾虑而已,但越往后,动作刺激的力度就要越大,才能达到效果。
大家还记得我说的,政策出台的速度一定要快于信心衰退的速度。
否则你后面想要达到预期效果,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。
这个小阳春,我认为一定会来,但还不是价格,而是量。
要想这个成交量上涨,且持续上涨,一定得搭配政策手段。
我觉得快则本月,就会出台政策给小阳春加把柴,现在这一步,也该到动刀一线城市的时候了。
而今年财政政策和促销费的动作,我都认为要尽早出,越往后效果越差。
这个小阳春,会是秋冬季+春节年度需求滞后的累积。
关键在于这个成交量的复苏能持续到什么时候,因为这才决定了量变能不能达成质变。
都知道今年的宽松政策庞杂,左手宽松需求,右手拼命塞钱,能确定的是,操盘手主导的“去库存”运动正在火急火燎推进。
现在要看的就是耐力。
今年或许不会出现近3年来最好的一年,但也没有理由成为3年来最差的一年。
对于今年刚需,以及做家庭资产升级置换的人来所,是要开始提前筹谋,当下的空间真的不小。
降首付、降利率、降门槛,都在吸纳一大批资金入场,最怕的是很多人已经入场,而你浑然不知,等到你入场的时候已经太迟。
这几年我碰到过很多这样的案例,要么等到大涨的时候才焦虑,火急火燎买了结果发现高位站岗。
做任何事情,建议大家瞄准的不是普遍的市场情绪,而是底层逻辑,做好提前筹划,房产毕竟是大宗交易,现在的环境不允许大家再出错了。
关于今年小阳春会不会来,又会以什么方式来,现在市场具体表现如何,大家最关心的数据问题和接下来楼市政策走向问题,我都会在闭门直播中给大家做进一步的分析。
当前市场的消息很多,大家也被各种信息轰炸,反而对信息判断有干扰,不懂判断真假,更不懂背后信号。
